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10的文章

D21:回到原點

圖片
今天要從新竹騎回台中,主要走台 13 線。騎到竹南附近,東側遠方可以看到層層山稜——突然想到,很久以前曾聽朋友說在新竹可以看到大霸尖山,以及大霸到雪山這段「聖稜線」(就是偶像劇「聖稜的星光」那條聖稜線)。 上橋的時候,轉頭一看,竟然真的看到酒桶狀的大霸尖山,往右延伸過去有個小突起,那是小霸尖山;再過去有個大落差,是險惡的素密達斷崖,緊鄰在旁的山頭便是泰雅族人稱為「老鷹翅膀」的穆特勒布;再過去,延伸很長一段平緩的稜線之後,單獨突起的山頭則是雪山北峰;而最最右邊的兩個相連的山峰便是北稜角和雪山主峰了。從這個角度看起來,北稜角比雪山主峰高了一些……這條神聖而美麗的稜線,真叫人難忘。 很高興,我還記得這些山頭的名字。   在苗栗小巨蛋對面的小七吃過午餐之後,開始與台 13 線 的山路奮戰。一路都是上上下下的長坡,苗栗不愧是一座山城!快到三義之前,出現了一段令人腿軟的上坡,只好乖乖下來推車 …… 進到后里之後,依照小七店裡張貼的地圖,拐進后里火車站,打算接上傳說中的「后豐鐵馬道」直接騎到豐原。然而,后里火車站到鐵馬道入口(后里馬場), 叉路不斷, 指示卻不太清楚,有點令人生氣。 終於抵達鐵馬道入口。這裡有非常多租車店,今天正逢星期六,有很多人出來騎車,車道上滿是來來往往的單車。只能一輛輛接著騎,不好超車。 原來這條熱門的自行車道是鐵道改建而成的,有一條長長的隧道和鐵橋。因為以前是給火車通行的,所以隧道和鐵橋都非常窄,騎行起來與一般馬路不同,相當有特色,難怪假日人潮洶湧 (沿途也到處是賣飲料、小吃、遮陽帽的攤子) ! 整條自行車道並不長(很適合親子遊)。不過,騎到豐原端的出口之後,完全沒有任何到豐原的標示,也找不到往台 3 線的路標,只好停下來問租車店的人。 騎著騎著,感覺不太對勁,很擔心自己又騎回后里,於是再度停下來,問旁邊騎摩托車的阿伯。 「您好!請問到豐原是往這邊騎嗎?」我說。 「你是要騎大路,還是小路?」氣質很像我老爸的阿伯反問我。 我很無奈的回答說:「只要是不會讓我迷路的路就好了……」 接上台 3 線之後,便一路往台中狂奔。因為我的前後車燈在出發前一天全故障了,因此不想騎夜路,要趕在天黑之前回到家!就剩最後這十多公里了! 騎到熟悉的北屯路口,老實說,有一種做夢的感覺——我真的繞了一圈回到原點! 台灣是一座島。 這個地理事實突然變

D20:桃園與新竹

圖片
今天的行程是從台北經桃園,騎到新竹。 對新竹的印象是:清大和交大。因為當時認識的朋友都在這兩所學校唸書,所以,每次到新竹都是到他們學校玩。 至於桃園,則是完全沒有印象。勉強要說有什麼印象的話,就是有一次為了趕稿,因為假日快遞不送件,郵局快捷也來不及,所以自己搭火車把稿子送到審訂老師家。 對於桃園只有這種悲慘的回憶,真是一點也不想記得啊。 回想剛開始環島的頭兩天,早上醒來都會有「不如回頭直接騎回台中」的想法。等騎到了墾丁,太平洋就在眼前,才開始定下心來環島,悠閒的欣賞風景。騎到台北的時候,心中的想法則變成:趕快騎完全程,結束環島之旅吧!(現在的心情也是想趕快把環島的記錄寫完 XD ) 所以,接下來這兩天幾乎是專心且認真的騎車,看到風景也不想停下來拍照。如果可以的話,真想一天就騎回台中,可惜我沒有一天破百的能力。況且,這兩天也沒有特別想去或想看的地方了。 今天主要是騎台 1 線(因為出發點是新店,不想再繞到台 15 線),龜山、桃園是山路,有一大段上坡,而且紅綠燈相當多,大卡車也不少。過了楊梅之後,就能感受到陣陣強風了,「竹風蘭雨」果然不假! 晚上住新竹市區。晚餐去吃「南門小政」生魚片定食——這一路吃了不少日式料理,每一頓都感覺好幸福!(是因為台灣是海島,所以生魚片料理都很好吃嗎?)

D18-19:台北,我來了……

一早從旅館出來,雨還在下,而且下得比昨天還大!一出門就淋溼了,覺得自己是 頭殼壞去 ,才會這樣冒著雨在外頭騎車。 雖然雨天騎起來很不舒服,可是當全身都溼到沒有其他東西可以溼的時候,就能苦中作樂,開始看風景了。風雨中的東北角海岸,其實也很美,海徹底脫出「藍」的印象,而轉為黑與白,頂多透露一點墨綠色。海風也大得蓋過了海浪的聲音…… 即使是熟悉的朋友,也有你不知道的一面。今天的海,讓我看見了陌生的一面,即使如此,卻也有一種遙遠而飄渺的美。也許少了色彩,卻多了許多層次。 台北果然是台北,在如此近的地方就有如此美麗的海岸。 不過,要抵達台北,還有難關。雖然今天的路程比昨天要平緩許多,不過三芝這兒卻得不斷的上上下下,騎起來有點辛苦。好不容易騎到竹圍,想說改騎河濱自行車道比較方便(因為今晚要投宿的地方在新店),可是,淡水到新店這整段自行車到並沒有完全貫通,剛要過基隆河時就失去自行車道的指標了…… 結果,在全台灣的荒郊野外都找得到路,卻在台北的淡水自行車道迷路——好想投書給新北市的新市長啊! 我想,今天最辛苦的路段,就是橫越整座台北市了,所幸之前在台北住了十多年,東西南北還找得到。總之,最後平安抵達朋友家。 環島,只剩下最後兩天了!(結果,隔天還是下雨,所以又在台北休息了一天。)

D17:路上細雨濛濛,海上驚濤駭浪

圖片
接下來兩天要騎北濱。一開始規劃環島時,為了要貫徹「靠著海岸騎車」的想法,所以北部的地方選擇走北濱(台 2 線)。 不過,冬天的東北角只要一有東北季風南下,可說是無日不雨。我只好安慰自己:下雨是這塊區域正常的天氣!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充分體驗當地的特色! 八點不到,從烏石港出發,天氣就很不樂觀。過了梗坊漁港不久,就穿上雨衣雨褲了。下著雨的海面變成了灰黑色,視線也變得濛濛朧朧的。 身體散發的熱氣遇到冰冷的外套立即凝結成水滴,變成水滴的汗水把包裹在防水外套下的衣服濡溼,身體只要一停下來就覺得又溼又冷。極度不喜歡這種感覺,每到一個村落就想找旅店休息過夜。可是現在連中午都不到!如果今天就此停下,明天一天的時間肯定騎不到台北…… 滿腦子不停的掙扎。 那就騎到福隆吧!第一,那裡有好吃的便當。第二,那裡是大城鎮,有好一點的旅館。於是,將目的地設在福隆,想辦法讓自己專心的騎車。上上下下的起伏,加上雨勢絲毫不減,不僅沒有心情欣賞風景,連體力都大大衰退,感覺自己可能連福隆都騎不到…… 突然,有三位穿著黃色雨衣的單車騎士超過我。 「他們穿著幾乎沒有防雨功能的十塊錢雨衣都能騎了,我的裝備比他們好,有什麼不能騎的!」不知道為什麼,自己竟然受到了激勵,認命的踩踏起來。 終於抵達福隆。然而,車站前的便當店並沒有看到那群騎士。不管他們了,雖然還不到十一點,可是我肚子真的餓了,於是便狼吞虎嚥吃掉一個便當——明明都是普通的菜色,可是福隆便當真的好好吃喔!(因為某些因素,我是個很討厭吃便當的人,除非別無選擇,我是絕對不會選擇吃便當的。以前吃過一次之後,福隆便當成為唯一我會主動買來吃的便當!) 吃完便當之後,元氣來了,人也變得樂觀起來。「既然已經全溼了,那今天就騎遠一點吧,這樣明天就輕鬆了。」抱著這樣的心情,決定繼續往前進。同時,也決定不去九份了,試試看能不能拚到基隆。 福隆到龍洞騎起來沒有想像中那麼遠,不過龍洞之前的上坡是推車推上去的。快到龍洞灣時,有輛卡車翻覆,指揮交通的警察告訴我,路面上有些油汙,建議我牽車通過。冒著雨處理事故的警察伯伯真是辛苦!而這段路的砂石車真的超多的,比起蘇花公路要來得多很多,我真懷疑這段路根本是砂石車之路啊! 一直要到瑞濱之後,砂石車才了無蹤影,因為大家都開上快速道路了。 不知道是退潮還是漲朝,加上東北季風推波助瀾,從鼻頭角開始,浪高得嚇人,偏

D16:最美的路段——蘇花公路2

圖片
今天要經過這次坍方死傷最慘重的路段。心中很沉重,也很擔心路況。 一出南澳便開始上坡。不過,這段森林非常漂亮,茂密的樹叢頂端在晨光中閃著翠綠色光芒……。感覺是台灣低海拔原貌的森林,大部分的樹種很像是樟科的植物。 爬升到新澳隧道之後,路轉為下坡,可望見東南方的粉鳥林漁港。過東澳之後,路又轉為上坡,一直上到為 114K 附近為止。幾處坍方嚴重的地方都已經搶通,單線通車的路段也都有專人指揮交通,並以燈號控制兩方的來車。 感謝辛苦修復公路的所有人員!也為不幸罹難的人致哀。 騎到 114K 的停車處休息。這裡有一家行動咖啡,咖啡豆是老闆自己烘焙的,很香醇。 老闆是蘇澳人,在這裡賣咖啡已經有八年。 我問他說,這麼好喝的咖啡,應該可以在市區裡開店賣吧?老闆的回答是,在市區賣壓力大而且比較繁忙,在這裡設攤,賺得夠用就好,也落得清閒。 和老闆閒聊之際,他推薦我去南方澳吃米糕和看媽祖。 小小的南方澳有兩間媽祖廟,相隔不遠。其中,南天宮有一尊綠玉雕刻的玉媽祖和一尊黃金打造的金媽祖,而進安宮則有一尊紅珊瑚雕刻而成的珊瑚媽祖——這三尊神像全都巨大得嚇人,所用的寶石堪稱世界第一大,稱為國寶也當之無愧! 這些無價之寶都是信眾奉獻的。之前到拉薩,深深覺得信仰的力量很驚人。這次環島,從台灣沿岸各地的寺廟也充分感受到了這份偉大的「神力」! 世界第一大的珊瑚媽祖。 (話說回來,本來想趁環島之時,住遍各地的香客大樓,可是打電話詢問發現,有的不接受單身客人,有的只收進香團,有的則是定價頗高……最後,一間香客大樓也沒住到,殘念!) 順帶一提,南天宮旁邊的米糕,超好吃! 離開南方澳之後,開始騎台2線。這段路又寬又大,而且沒什麼車,感覺有點荒涼,不過,對單車來說,騎起來相當舒服又安全。 晚上在烏石港落腳,不過這顯然是個錯誤的決定,應該住在頭城的——頭城的吃住比較方便!烏石港根本沒地方吃晚餐,只能騎回頭城找地方吃,結果,去得太晚,沒吃到傳說中的便宜日式料理……

D15:最美的路段--蘇花公路

圖片
之前擬訂計畫時,一心一意想靠著海邊騎車,所以選擇逆時針環島,這個決定在騎蘇花公路的時候,更顯得正確無誤。 蘇花公路是這是環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(另一個目標是花東海岸),因為等到蘇花改或是蘇花高動工之後,這條公路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,搞不好就是不斷的在長長短短的隧道裡穿梭……。 所以,無論如何都想騎單車走一次。 之前因為豪雨造成的坍方已於十一月底搶通。不過聽店家說,陸客規定從宜蘭到花蓮這段路,不能搭遊覽車,必須改搭火車,遊覽車則在宜蘭和花蓮兩地接駁。 大概是因為路況還沒有完全恢復,騎的時候砂石車很少,遊覽車也不多。然而,比較起來,遊覽車比砂石車要兇狠許多。砂石車大多會儘量遠離靠邊騎的單車騎士,可是遊覽車卻往往貼身差過,十分驚險,嚇得我有好幾次都寧可停車讓他們先走。 雖然之前騎過和平到花蓮的路段,不過,這次騎還是很緊張,一方面要閃大車,一方面又怕落石(雖然今天天氣很好)。 也因為之前逆向騎過一次,更確定由南往北騎比較能欣賞蘇花公路的美。靠著海岸騎,可以停在廢棄的舊公路路段,眺望整段海岸線突出於海平面的絕崖峭壁,以及海潮用白浪和潮聲在山腳下所描繪的山海之界。 放眼望去,在岩壁之間曲曲折折的公路,也成了風景的一部分。這是我第一次覺得人工建築物不令厭惡,反而令人感動。 真是一條不可思議的公路。 騎到和平時,將近中午。吃過午飯之後,時間還很早,決定推進到南澳。這一路天氣都很好,但是到了武塔竟然下起來雨,最後十公里的路程只好穿著雨衣雨褲騎乘。 抵達南澳之後,直接騎到建華冰店,這家小店今天也是爆滿。經老闆娘推薦,住進斜對面的民宿。很幸運今天全程都很平安、順暢,不過一路上上下下,挺累的。所以,當冰店裡的客人建議我再往前騎到東澳時,我說:「今天騎到這裡就好,不要再叫我騎了啦!」再說,大哥,你們騎的是重機,我騎的靠人力發動的小車啊! 建華冰店的招牌冰品:傳道冰。不過,隔壁行家吃的是隱藏版的招牌冰品:清冰加啤酒!下次要來試試看。

D14:縣道193北段

圖片
今天等於是休息日,只從花蓮市騎到新城。所以,早上在花蓮市區閒晃,主要是去璞石咖啡館,不知道是不是星期六的關係,早上竟然客滿! 今天的路線很單純:騎縣道 193 到新城,這段路從花蓮騎過去,大都是緩下坡,很輕鬆,而且幾乎沒有車輛,相當安全。 花蓮的港濱自行道也相當棒,有著海天一色的美景,可一路騎到七星潭。不過,這段路之前騎過了,所以這次騎縣道 193 ,在快到七星潭時,才切進港濱自行車道,沿著自行車道下到原野牧場去吃午餐。 原野牧場以「羊奶咖啡」聞名,印象中也是老店,十多年前來的時候就有了。那時候的七星潭還沒有開發,沒有停車場、沒有自行車道,也沒有公園。雖然現在整頓得很乾淨,散步很方便,騎單車也很舒服,可是不知道為什麼,我覺得以前 什麼都沒有 的七星潭比較美。 以前感覺是一處海灣,現在感覺像是一座公園。 新城是一個小鎮,住的民宿位於台9線上,離新城市區有點小距離。明天就要騎蘇花公路了,有點興奮。原本預定第一天從新城騎到和平,第二天從和平、南澳、東澳騎到蘇澳。不過,從地形圖來看,最困難的路段主要落在和平到蘇澳這一段,也就是第二天的路程。如果明天能夠騎過和平,拚到南澳,那麼隔天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了…… 晚上一直在想這個問題。最後決定:努力騎到南澳,不過到時候看到抵達和平的時間, 主要的麻煩在於這兩地之間沒有吃住的地方。一切就看明天了,對我來說,順利騎完蘇花,環島最主要的目的就達成了。

D13:花蓮美食之旅

圖片
原本今天的目標是新城,不過,受到美食的誘惑,決定只騎到花蓮市,隔天再從花蓮市騎到新城。意思也就是說,將原本一天的行程拆成兩天,因而輕鬆不少。 最早排定行程時,認為每天只騎70公里並不困難(正常環島一天平均騎 100 公里左右),所以並沒有安排休整日。騎了將近兩個星期之後,發現體力還是不夠,大約每三、四天就需要休息一下。主要是大腿會痠痛,再者是心情會疲乏,每天不停的踩踏會變得有點無聊。因此,如果下次再排這種行程的話,會慎重的加入休整日。 雖然今天只騎 40 公里遠,卻要遭遇從台東以來最陡的兩段上坡。從民宿一出發,就是長長的上坡,一路蜿蜒上到芭崎;短暫下坡到水璉之後,緊接著是第二段上坡。 芭崎的展望很美,可以看見磯崎灣。磯崎是一處美麗的海灣,可是吃住不甚方便,這次住的民宿沒有供餐,最近的小吃店在 1.5 公里之外(而且晚上八點之後就不營業了)。 一翻過芭崎,便抵達一處叫做「番薯寮」的地方,有一座「十八號橋」,橋下的溪便是番薯寮溪。幾年前,曾來溯過這條溪(從上游往下溯),橋的正底下是峽谷地形,我們和那裡的小瀑布奮戰許久…… 現在想想,因為登山和溯溪來過花蓮好多次啊 ! (而且每次都去吃公正街包子) 經過水璉之後,又是上坡。不過比第一段要短。這附近有些路段正在修築隧道,看起來以後台 11 線會穿行許多隧道,行車的時程也會縮短許多。越過這段上坡之後,一切就變得很輕鬆了,一路下滑到鹽寮。 原本打算在鹽寮吃龍蝦慶祝一下的,正要開口點菜的時候,想起錢包裡只剩下一張百元鈔票和幾枚硬幣,只夠吃一碗海鮮麵…… 抵達花蓮市之後,趕緊用ATM轉帳給昨晚的民宿,欠人家錢真是不好意思。到民宿 check in 之後——等等喔,還不能展開美食之旅,得先把車子送修才行! 騎到旭海的時候,發現後輪的變速有點問題,最小的兩齒變不過去。另外,煞車皮感覺也該換了。前輪也一直出現奇怪的聲響。民宿附近的腳踏車店沒開,於是用手機上網查詢花蓮的捷安特店家,順利找到中正路有一家。不過,技師剛好不在,老闆娘很熱心,請我吃橘子,還推薦我去吃炸彈蔥油餅。 所以,就把小紅丟在單車店,徒步展開美食之旅。首先,前往附近的蔥油餅街。以前到花蓮都是去吃包子和扁食,這次一定要吃不一樣的美食! 所謂 炸彈蔥油餅,就是將「蔥油餅加蛋」整個下油鍋油炸,吃起來意外的好吃!這條街上至少有三家在賣這項產

D12:越過北回歸線

圖片
    今天繼續沿著台 11 線北上,要跨越北回歸線,也要從台東縣進入花蓮縣。這一路上村落不多,一直要到豐濱才有超商七號。 今天天氣非常好。快到秀姑巒溪溪口之前,會經過一座北回歸線號誌。記得以前考試好像會考:北回歸線經過台灣哪些縣市?我知道花蓮是答案之一,因為以前來過這裡……,印象中嘉義好像也有一座的樣子。 在這裡賣紀念品的阿美族正妹說,這個景點是陸客必停的。我問她說,生意如何?她說還可以,因為大陸客人對原住民的文化和紀念品很感興趣。 之前到大陸玩的時候,的確經常被問到台灣「高山族」的問題。他們總以為台灣的少數民族只有一族,就叫做高山族。他們還知道,歌手阿妹是高山族。 我於是告訴他們,台灣和大陸一樣,有很多「少數民族」,目前官方承認的至少有 13 族,像阿妹張惠妹就是卑南族。而且,我們現在比較常用的通稱是「原住民」,而不是「高山族」。 據說,陸客已經撐起花東旅遊的一片天。雖然大家對於陸客在台灣旅遊有不同的評價,不過這次環島下來,問到的結果都顯示,陸客的確對於觀光業(在金錢方面)貢獻不少。 今天天氣很好,不過,騎到豐濱的時候已經精疲力竭。在小七吃過午餐、喝完咖啡之後,打起精神繼續奮戰。 原本預定要騎到水璉,不過,騎到磯崎時,看到前方要翻越的長坡,頓時意志潰散,決定停馬紮營。 正好磯崎這邊有一間民宿,雖然看起來價錢可能不便宜,還是決定住了。然而,我在豐濱的小七忘記提款了,要付住宿費的時候,發現手上的現金不夠,真糗!幸好主人願意相信我,讓我到花蓮之後再轉帳給他。 這家民宿位於磯崎灣的北端。從民宿前方可以下到海灘。我睡了一個小覺之後,散步到海灘坐著等日落。 這次騎車,大概每天七點起床、八點半出發,傍晚四、五點休息。沒有認真的早起看日出,也沒有閒情逸致等日落,晚上休息時也都待在房間裡攤著看電視,沒到市區看看。心思集中在騎車……和美食。 之前著手計畫時,總想說順道把附近的景點走一走、看一看。然而實際上路之後,才發現體力光應付騎乘就差不多了,再說,休息時也要看著單車和行李,一點也不想去拋下車子,自己去逛風景區。更別提繞遠路去看景點了,因為只想早點抵達住宿點啊!所以,計畫中的佳洛水、三仙台、九份、和平島……就統統自動省略了。 這就是所謂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嗎? 因此,坐在磯崎的礫灘上發呆、看著海水一寸寸漲起來,是這次環島難得的悠閒。明明是沿著海

D11:咖啡、肉包、生魚片和腳底按摩

圖片
今天是令人雀躍的一天,因為又是一路美食不斷…… 離開都蘭不久,便抵達金樽休憩區。這裡展望非常好,又有賣咖啡——在台灣環島,最方便的一件事便是:不缺咖啡!雖然都還沒有熱身,依舊停下車來,補充咖啡因。 從涼亭往北望過去,有個漁港。漁港和海灣的形狀看起來很像倒扣的酒杯,旭日東升之時,海灣閃耀著金光,於是便取名為「金樽」,樽就是酒杯的意思。 喝咖啡的時候,正巧聽到一位導遊在解說。原來地名是取自海灣的形狀啊,真有趣。 喝完咖啡,沒騎多久,竟然就到了東河包子。美食當前,受不了誘惑,雖然咖啡才剛喝完(而且早餐也還沒消化完),又停下車,買了肉包和竹筍包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台灣好多地方都賣起了好吃的包子。會不會是因為這種東西攜帶方便,而且大人小孩都很方便食用,所以大受歡迎?我一邊吃著美味的包子,一邊思索著。 吃飽喝足,精神飽滿的上路。下一個目標是到長濱找吳神父按摩。這位瑞士籍的神父就是「 吳神父腳底按摩 」的創始者!沒想到就在長濱天主堂!而且我很幸運,今天是星期三,是有接受按摩的時間! 看里程數,以為自己可以在下午三點以前騎到長濱。結果,眼看著已經四點了,還在路上不停的踩踏,長濱感覺還在下下下一個轉彎處…… 最後,終於在四點半抵達長濱。想說既然來了,就去看看教堂的樣子吧。於是便在街上亂繞,竟然一下子就找到天主堂,而且他們還沒收攤!於是我趕緊坐上椅子,請阿姨幫我按摩。據昨晚小客棧的駐站員說,按摩之後會整個人煥然一新! 好期待「煥然一新」的感覺喔!然而,在這之前,阿姨強而有力的手指按得我好痛啊啊啊啊……。按完之後,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,但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好冷——可能是因為坐在椅子上一直沒動,而且天氣似乎變陰了,海風不斷。 結束之後,緊接著去吃生魚片。這是昨天在旅遊書上看到的,這家生魚片是長濱一帶口碑非常好的店家。主要是賣魚貨,兼賣生魚片。 老闆娘端來一盒生魚片給我,對我說:「你看起來很冷,還吃這個涼的?」 我苦笑著說:「剛剛才騎到,可是書上介紹說你們的生魚片很好吃,所以再冷也要來吃!」而且想說等一下就到旅館了,懶得拿衣服出來穿。 老闆娘便說:「中午的蕃薯湯還有,我熱一點給妳吃。」說完就走進廚房為我熱湯。不一會兒,我的生魚片旁就多了一碗熱呼呼的蕃薯甜湯。 雖然生魚片是冰冷冷的,可是我的心暖呼呼的。人客啊,這就是台灣的人情味!而且,一大盒生

D10:都蘭灣

圖片
今天從金崙出發,正式開始騎乘東部海岸。第一個發現是:有好多上坡啊!在西部海岸,時速可以維持在20公里左右,但在東部這裡,卻只能騎到十多公里。看來每日七十公里的設定,騎起來會很辛苦。 和爬山一樣,我很不擅長走上坡。正確來說,是很討厭上坡的路段。所以,很容易騎一下子就放棄而下來推車……。還好,靠在最右邊騎乘,隨時能夠停下來看海。這也是當初決定逆時針環島的初衷。 這段沿著海岸蜿蜒的道路,幾乎和南迴鐵路平行,因此可以看到馬路、鐵軌和海岸並行的三路奇景。 快到台東市之前,騎進一家台糖休息站休息。聽店員的推薦,吃了一支釋迦冰棒——是直接用釋迦果粒製成的,邊吃冰棒要邊吐籽,相當有趣。 之後,長官(看起來是那家店的最高主管)熱情的請我吃柳丁,和我聊天。他說兒子在台北工作,想搬到台中找工作,覺得台中比台北適合居住。我也深感認同,離開台北之後,最明顯感受到的便是,台北的天氣真是太糟了,糟到不適合居住!(可是,我環島結束之後,就要回到台北工作了……) 閒話家常之後,長官說他也想騎車環島,這是他的一個夢想。我很肯定的告訴他,沒問題的!像我這樣以時間換取空間,任何人都可以的!(不過,令人討厭的上坡路段還是免不了的) 路上遇到不少人,也都表示想騎單車環島。雖然還沒有騎完一半,不過我真的覺得單車環島沒有想像中困難,而且對女孩子來說真的很安全,至少我沒有感覺到什麼危險。 不過,我絕不騎夜車,也不會將自己的體力推到極限,更不要和砂石車、遊覽車尬車,一切禮讓他們,覺得不安全就躲在路旁,等大車通過。 中午時分騎到台東市休息。原本要去吃米台目和湯圓,可是店家都沒開——感覺主要是做觀光客生意,所以平常日大概只有晚上營業。非假日旅遊的好處是,人很少,不用排隊;不過,壞處也是人很少,少到想排隊都沒得排,因為店家根本不開店!最後,看了google map上的餐館標示,去小巷子裡吃日本料理,飽餐一頓。 離開台東市之後,不久便來到莿桐部落,這兒算是都蘭灣的最南側。去年曾來這兒幫忙清理漂流木。看著美麗灣旁邊的大飯店,想到小小的部落以著薄弱的力量獨自對抗著政府和財團合體的BOT怪獸,就覺得很辛酸、很無力。 (從國光石化、台26線貫通、美麗灣,到過幾天要經過的蘇花公路,感覺這趟環島之旅好像變成了「台灣海岸破壞實錄」) 傍晚時分來到都蘭,這是我第一次在這個村落停留。之前,只有停

D9:孤獨而美好的路程

圖片
今天的行程大部分都是山路:先走縣道 199 甲,然後改騎縣道 199 ,到了壽卡之後,接上南迴公路(台 9 ),一路滑降到東海岸,然後騎到金崙過夜。 原本沿海的道路之所以轉進山區,是因為台 26 線港仔至台東達仁這段路尚未開通。不過,這段號稱台灣最後的天然海岸線即將不保,因為這段公路的環評已經通過。 除了這一段海岸之外,港仔到滿州這段也是繞行山區(縣道 200 ),這段海岸線目前屬於墾丁國家公園南仁湖保護區。 有人說,這兩段沒有馬路的地方是環島公路的缺口;也有人說,這兩處是台灣最後僅存的天然海岸線……。十年之後,當我再到墾丁賞鷹,不知道是不是需要一張新的恆春半島旅遊交通圖? 一早離開旭海溫泉,馬上就是上坡,一路蜿蜒而上。整段上坡一直要到東源(縣道 199 甲與 199 的交叉口)才稍有平緩。今天還是有許多獼猴出沒。有一隻小猴子還不知害怕的咬著樹葉、坐在樹椏上,和我對望許久。 在東源的叉路口休息甚久。從四重溪溫泉到東源這段縣道 199 ,之前騎過一次,所以對這個叉路口有很深的感情。 「過了這個叉路點,就離開了我所熟悉的恆春半島,要邁向未知的旅程了……」休息的時候,心中浮現了這樣的想法,因而更想好好把這個分水嶺牢牢印記在腦海裡。 騎上縣道 199 之後,對向的來車不多,也幾乎沒有和我同向的車輛。而兩旁的大樹成蔭,蜿蜒的山路像是穿行在綠色大海中,安靜而平穩。 一個人獨自踩動著雙腳,不知不覺中心情也逐漸飛揚起來,感覺自己又回到年輕時代,夢想著成為追風少年——雖然始終沒弄懂「追風少年」是啥意思,不過此時此刻的我,正追逐著風啊,一切都變得不再重要…… 在山中孤獨的前進,與昨天在東海路騎車很不一樣。這裡沒有海浪的鼓舞,只有細細的蟲鳴、幾乎無聲的清風和沉默的綠色樹群,間雜著猴群的警戒聲,和大冠鷲「呼溜、呼溜」的長嘯,又高又遠。 海給人的感覺很單一,卻那樣激昂澎湃,充滿了能量,一次又一次的往岸邊衝撞過來,毫不妥協。而山林裡充斥各種生物,卻那樣隱諱不可見,全化為深深淺淺的綠色,只在空氣中淡淡的透露出生命的力量,肉眼無法看見,只能在呼吸之間,感受到那股令人神清氣爽的舒暢。 而這些只有在時速十公里左右,才能充分用你的耳朵、用你的臉頰、用你的髮絲去感受——最好再把胸口的釦子或拉鍊放開,讓心臟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輕撫…… 這大概是單車旅行才能獨享的吧!

D8:恆春半島

圖片
今天要從墾丁出發,繞過整個恆春半島,預計騎到旭海溫泉。 仔細想想,這次環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這段路了,因為我幾乎每年十月都會到墾丁一趟。台 26 線這段路不知道以摩托車騎過多少遍了。不過,以單車騎起來,感覺還是很不一樣,尤其在鵝鑾鼻這兒,從巴士海峽轉到太平洋的轉彎大上坡,奮力撐到最後,還是得乖乖下來推車。 當右邊的風景變成太平洋時,落山風的威力也明顯感受到了,不禁開始懷疑自己選擇和東北季風正面對決是不是錯了…… 騎到風吹沙時,被一輛小摺追上,是一位也在環島的年輕人。之後,我們就邊騎邊聊天,一起騎到旭海。雖然是輪徑比我的小很多的小摺,他的速度卻比我快。 他說這是他第一次到墾丁。真不敢相信有人沒來過墾丁——這裡不是台灣國民旅遊的熱門勝地嗎? 我們在滿州休息吃午餐。我很喜歡這裡的黃昏,一看見東邊的綿延山丘就會想起灰面鵟鷹滿天盤旋的畫面,總是要看鷹看到黃昏結束,才依依不捨的離開滿州。 吃完午餐,年輕人跑到警察局上廁所、補充開水。在這之前,我完全沒想到要去派出所做這些事——總感覺是出事了才要上警局啊!不過,現在警察局已經轉型成鐵馬驛站了,所以我也跟著去借廁所、要開水。習慣之後,也就常常跑警察局了…… (花東海岸沿路的海巡單位也有提供鐵馬驛站的服務,路邊都有指示牌,並標示著免費服務電話是 118 ,不過,每一間都關上鐵門,是要怎樣進去啊?意思是要按門鈴嗎?) 滿州往港仔這段是山路,主要有兩段上坡,是本日最辛苦的路段。港仔這裡最著名的便是坐著吉普車在沙丘衝上衝下,稱為「飆沙」。不過,我對這項休閒活動完全沒興趣。 雖然爬坡爬得很辛苦,不過這段路的樹林裡不時有台灣獼猴出沒,看牠們在樹枝上靈活的攀上攀下,真可愛。事實上,通常是看到牠們落跑的畫面。野生動物還是要對人類保持警戒比較正常,演變成猴子搶奪人類手中的食物真是太超過了。 有些時候,喜歡某種動物,正確的做法是讓牠們做牠們自己,而不是用人類自以為是的方式去餵養、保護牠們。善意的施捨很可能是悲劇的開始。 過了港仔之後,到旭海這段路,還是有些上下起伏,不過坡度和長度都沒有之前那麼艱苦了。而且這段路非常靠近海岸,藍藍的大海、白白的浪花、鹹鹹的海風、啪噠啪噠的海潮聲……,感覺自己好像是在海浪邊緣御風而行的信天翁,天地任我翱翔! 環島過的朋友曾說,這段「東海路」是最美的。如果有人問我,這也會是我的答案之一

D7:神祕的鳥居

圖片
離開東港,行經佳冬時,打算在路邊的超商七號休息,正巧看到對面有間媽祖廟,便過馬路到媽祖廟休息,結果發現媽祖廟旁邊有一座鳥居!   國中念的學校旁邊,在日據時代也是神社(林內神社),殘存著兩座水泥建造的鳥居和石燈籠,每天上學都會經過——所以在佳冬這裡一看到這座小小的水泥建築,馬上就能確定是日本神社的鳥居! 可是, Google map 上並沒有標示,現場也沒有任何解說牌或是古蹟的指示。然而,我很確定這個不明物體是日據時代的建築,而且後頭還有一座水泥橋,造型樸實而典雅,明顯和鳥居一組的——這真是太神祕啦,這究竟是什麼的遺跡?不是我騎車騎暈頭了吧?該不會外星人搬來的吧?(總之,先拍照存證再說。) 環島結束之後,上網一查,原來這裡在日據時代建了一座「佳冬神社」,我那天看到的鳥居和石橋就是神社的殘存的遺址。 這座小小的歷史遺跡孤零零的矗立在民宅和媽祖廟旁,感覺像是被歷史遺忘了……。 即使如此,在那個冬陽閃耀的正中午,我卻覺得自己是站在某種異次元的入口,好一陣子,驚訝得說不出話來。

D6-7:東港不只有三寶

圖片
據說東港有三寶(櫻花蝦、黑鮪魚和油魚子),可是這次到東港,發現東港處處是寶啊! 首先是東隆宮。這裡有一座黃金打造的牌坊,金光閃閃,氣勢驚人。 東港的燒王船更是宗教盛事! 我原本以為王船是紙糊的,反正最後終究是要燒掉。在廟口旁看到王船專屬的造船廠時,可真是驚呆了!原來王船是用木頭手工打造的,還有一間專屬的王船廠,船的大小就像普通船隻一樣,造價高達數百萬!今天正好是安龍骨的日子,所以可以看見王船的骨架。 參拜完東隆宮,緊接著進行東港美食之旅。第一站是肉粿,據說是東港特有的小吃。簡單來說,就是餡料和粿分開的「分離式碗粿」。以櫻花蝦、香腸和豬肉片為餡料,配著白嫩的碗粿,超級美味! 之後,殺進市場買雙糕潤,一個 10 元。上回去小琉球時吃過一次,對於這種甜食驚艷不已。於是這次趁早到市場搶購據說是最好吃的邱記雙糕潤。不過,至今仍然不知道這種美味的食物是用什麼做的(好吃就夠了,一點也不想進一步研究)。 最後,在市場入口邊吃肉羹。這是上回來小琉球時,當地人推薦的。吃飽喝足,再外帶一粒肉粽(成了今天的午餐),是用月桃葉包的,而不是竹葉,香氣十足。 離開之前,再到麵包店買落花生煎餅,這家煎餅獲選為高雄捷運通車紀念餅,當然不能錯過! 再加上昨晚在東港街上吃的烤饅頭,可說是十全十美!東港真是美食之鄉,再加上溫王爺神靈庇佑,身心靈都能滿足啊!(至此,單車環島已經徹底轉為台灣美食巡禮。話說回來,正宗的東港三寶我竟然只吃到櫻花蝦而已……)

D5-6:花了二十年學會的事

圖片
今天要在中午之前趕到鳳山市,拜訪國中同學。國中畢業至今都已經二十年了,真是歲月 無情 如梭啊。 離開台南之後,先騎台 1 線,到橋頭糖廠再轉縣道 183 到鳳山市。雖然是縣道,不過 183 這條馬路卻大得像省道,車流量也是國道級的。更叫我驚訝的是,鳳山建城已超過 220 年!(我的台灣地理和台灣史果然完全不行啊!) 橋頭糖廠是在路邊看到指示牌,臨時起義去的,之前根本不知道台灣有這間糖廠。這裡在日據時代也建有神社。現在糖廠已經整理成休閒公園,綠樹成蔭,假日還有台糖小火車行駛,應該熱鬧非凡吧! 我買了杏仁蛋黃鹹冰棒和三明治冰淇淋吃,結果連三明治冰淇淋也是杏仁口味的——我根本不喜歡杏仁味啊! 順利在中午抵達同學家。吃過午飯、陪同學去上班之後,我便騎她的摩托車去逛高雄市。原來鳳山市就緊臨著高雄市!聽從同學的建議,去逛高雄美術館,看了張啟華和蕭勤的作品展——這兩位都是近代極為有名的大咖,我卻從未知曉,看來我的台灣美術史也是零分,嗚! 晚上又和另一位同學見面。我們自從國中畢業之後,就沒再見過面了!所幸,我們都變得不多,一見面就認出對方。同學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,經營著幸福美滿的家庭,而我卻像是還沒畢業的叛逆少年,騎著腳踏車趴趴走——而且她家五歲的小男孩認識的恐龍比我還多……(如果像水果日報那樣列一個比較表,我應該每一項都是敗敗敗吧 =”= ) 之後,我們一起去等鳳山的國中同學下班。這位國中同學雖然和我不同班,卻是畢業之後唯一有連絡的。她在連鎖企業上班,同事全是年輕的正妹(看到她們就覺得自己真的有把年紀了,嗚!),大家都充滿朝氣又有活力。結果她們竟然都知道我在環島,還看過我的部落格,說要和我合照,害我很不好意思,本來想保持低調的…… 正好碰上沙塵暴,澄清湖看起來一點也不澄清。 隔天,同學騎車載我去看灰濛濛的澄清湖。這是我第一次到這個高雄著名的觀光景點。我們坐在湖畔,邊吃早餐邊聊天。 同學有兩位可愛的女兒,平日不僅要照顧先生、小孩、婆婆,還得打卡上班。 我們在國中畢業之後,各自選擇了不同的道路,經過二十年,於是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風景。以前 不太懂的詩句 ,現在終於能體會了——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岔路,每一條路的風景都不同,可惜的是,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之一,而沒有選的那條路,當中的美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了。 雖然地理、歷史、考古學和 生物繁殖學 家庭組織學

D3-4:台南美食吃不完

圖片
今天的目的地是台南,全程騎台 19 線,中午在鹽水休息。起初想到鹽水一遊,並不是為了蜂炮,而是為了「鹽水天主堂」。 這座可愛的教堂十分本土化,聖母、耶穌和天主全是華人模樣。不過,去的時候正巧是中午,沒有人在,我也不好意思擅闖,所以只參觀了外頭的聖母亭。 聖母亭裡,耶穌誕生的壁畫。 這次也順便逛了八角樓和橋南老街。老街的建築群屬於閩南式,是西部平原早期常見的形式,能夠原汁原味的保留下來真是不簡單。而八角樓可特殊了,是清朝時當地一位富有的商人蓋的,建材來自福州,不僅建築物的造型獨特,木材也是國寶級的。在小小的村落裡有這麼一棟不凡的建築,感覺像是在沙漠裡看到珍珠一般,令人眼睛一亮。可惜因地震受損,目前關閉中。 在鹽水休息過後,直奔台南市。快接近台南時,路邊出現了「佳里糖廠」——這間糖廠以前沒聽過,不過,在我的腦海中,糖廠已經和冰棒劃上等號了,所以立即轉進去吃冰……   第一晚在台南住的地方是「謝宅」,位於保安路附近的巷子裡,是老房子改裝的。令我驚訝的是,設計師並不是把三層樓的房子裝潢成什麼希臘風或是巴里島風,而是讓老房子的元素(磁磚、壁櫥、蚊帳等)乾淨而純粹的展露出來,讓我這種年紀的人,有回到家的感覺,很舒服。 更令我驚訝的是,謝設計師好年輕啊。 在這之後,便是台南美食之旅了。最令我感動的是,照著美食指南去吃的每一家小吃,全都好吃到令人感動,真是太美好了! 去吃葉家小卷米粉時尤其感動。去的時候店裡沒什麼人,店裡也只有賣兩種產品:小卷米粉和小卷湯。我點了一碗小卷米粉。老闆端來的碗裡只有小卷、米粉、芹菜末和清湯而已——可是小卷吃起來超級彈牙,還在嘴裡爆出一股甘甜的滋味! 啊,啊,這是料理的最高境界了吧?用最簡單的食材,做出最美味的料理,讓人吃到食物最自然的原味——真是既簡單,又如此不簡單。就像台南這座古都給人的感覺,看起來如此平凡,卻又如此不平凡。 如同西部平原之於我,以為自己對這裡的一切是如此熟悉,這幾天騎下來,才發覺一切都只是似曾相識……

D2:鹿港、北港,還有濁水溪……

圖片
起床後,到市場吃早餐,順便在鹿港老街走走,還到天后宮求了一支籤。總覺得我和媽祖很有緣,每次在媽祖廟抽籤,  都是上上籤。這次也不例外,不過,我問的是明年新工作的狀況如何,媽祖的回答是: 前生結下好姻緣    今日相逢赤線牽 多福多男並多壽    閤門喜慶此為先 意思是叫我不要去當上班族,而應該去當人妻、生小孩嗎?不管如何,總之是上上大吉! 今天的行程是騎台 17 線,到麥寮之後轉縣道 153 和 158 甲,接上台 19 線後,直直騎到北港。雖然我是雲林縣人,卻從來沒去過北港朝天宮。這次就是為了雪恥,特地安排在北港停留一晚! 鹿港和北港分屬於彰化縣與雲林縣,兩地以濁水溪為界。省道台 17 線橫跨在濁水溪上的便是西濱大橋。 騎到橋上時,看到一片無邊無際的河灘地,我才猛然想到,這裡就是濁水溪的出海口啊!越過濁水溪之後,南側的麥寮海邊就是台塑的六輕。而西濱大橋彰化這一邊的濁水溪口北側,則被劃為「國光石化」的預 定地。 站在橋上,往台灣海峽的方向看過去,只有大片大片的沙地,安靜而荒蕪,看不到邊際,也看不到海…… 大概是因為這塊地方這麼不毛、這麼杳無人煙,才會被企業看上吧?可是,人類到底用什麼來衡量土地的價值?因為不適合人居住,就用來蓋工廠?土地並不是只為人類存在啊!這裡是河川的出口、是沙石的休憩地 、 是候鳥的故鄉、是海豚僅存的家……,萬物在這裡默默的生存著,而人類只想大張旗鼓在這塊土地上榨出金錢。 也許大家都想賺更多錢、過更好的生活(我也很想啊),但聰明如我們,應該可以找到更和諧、更平衡的方式來開發土地吧? 我可以說是靠著濁水溪的哺育而長大的,然而,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條台灣最長河流的出海口。沿著海岸開闢的台 17 線又寬又大,一輛輛的油罐車來來往往,上頭漆著「台塑石油」——下次再來的話,會在這裡看到什麼呢? 接近北港時,路邊開始出現晒花生的景象。進入北港時,便聞到花生油的香味了。在旅館安頓好之後,打電話問朋友該去哪裡吃美食——潔西卡小姐不愧是北港人,報我去吃的美食都超級美味,而且有些小吃我在別處從來沒吃過,是北港在地限定的! 到朝天宮參拜時,又抽了一張籤,這回媽祖娘娘直接而正面的回答了: 一年作事急如飛 君爾寬心莫遲疑 貴人還在千里外 音信月中漸漸知 意思應該是叫我安心工作,自助天助吧!Yes, My Lady.